中科宇清:“高效富氧+水下森林”组合技术 助力河湖构建“水体自愈”生态体系

2025-10-24

  随着城市化与农业活动的持续扩展,河湖水体黑臭、富营养化、水质不稳定等问题,已成为制约城乡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难题。传统治理手段往往周期长、成本高、效果易反复,难以实现水环境的长效恢复。

  中科宇清推出的“高效富氧装备+水下森林”组合技术,以“超饱和溶氧激活”与“水生态系统重构”为核心,推动水体治理从“被动应急”向“主动修复+长效自净”的系统性跨越,为河湖生态复苏提供全新解决方案。

技术亮点:激活水体生命力,重建生态平衡

高效富氧装备:超饱和溶氧,重塑水体微环境

 1、超饱和溶氧:通过气液微纳米切割技术,溶氧效率提升至90%以上(富氧水产量50m3/h,充氧能力7-8 kgO²/h),快速将水体溶解氧浓度提升至50mg/L(常规曝气仅5-10mg/L),形成强氧化环境,抑制厌氧菌繁殖,消除水体黑臭。

 2、靶向调控:智能调节水体溶解氧、pH值及污染物质,激活本土微生物增殖效率,重构水体“微生物-水生植物-水生动物”生态链,提升水体自净能力。

 3、适用性强:广泛用于有机污染、黑臭及富营养化水体,可将劣Ⅴ类水质提升至Ⅴ类,Ⅴ类提升至Ⅳ类。

∆ 乾桢高效富氧装备工作原理

水下森林:构建稳定、多样的水下生态体系

 1、快速提升透明度:复合矿物质修复剂高效吸附悬浮物与大分子有机物,为后续生态构建创造条件。

 2、精准降解污染物:COD靶向菌剂定向削减化学需氧量,结合高效富氧环境,大幅提升降解效率。

 3、长效净化系统:种植苦草、黑藻等沉水植物,吸收氮磷营养盐,抑制藻类繁殖;逐步形成“植物—微生物—水生动物”共生体系,实现水体自净与生物多样性提升。

∆ 河湖水体“水下森林”生态系统构建

应用场景:从急救治理到长效运维的全周期覆盖

  “高效富氧装备”与“水下森林”的协同应用,主要通过技术互补与功能叠加,构建多层次、复合生物结构、动态平衡的水生态修复体系。以下是其协同机制及具体应用场景的分析:

1、高效富氧装备提供超饱和溶氧环境

  高效富氧装备通过微纳米气泡技术(如气液微纳米切割细化技术)将氧气高效溶解于水体,溶氧效率可达90%以上,每小时可生产50立方米富氧水。这种超饱和溶氧环境能显著提升水中微生物活性,尤其是好氧微生物的增殖速率,加速有机污染物(如COD)的分解。

2、复合矿物质修复剂与COD靶向菌剂

  一种由天然矿物材料科学复配的水体净化介质,通过物理吸附-化学催化-缓释供氧三重协同作用,快速靶向去除沟渠中悬浮颗粒物(SS)、胶体态有机物及大分子污染物,同步改善水体溶氧环境。

  协同效果:投加修复剂吸附杂质→投加菌剂→同步开启高效富氧装备供氧,为COD菌群等创造好氧环境。

3、“水下森林”生态系统构建与长效运维管理

(1)水生生物的竞争关系  

  栽种苦草、黑藻、狐尾藻等适应本地的乡土沉水植物,能吸收水中的氮、磷等营养元素,有效抑制水中藻类的生长;同时吸附水底土壤中的污染物质,避免底泥浮起搅浑水体,发挥水质净化的重要作用,使水质稳定在较好的水平。

(2)水生生物的共生关系  

  待“水下森林”构建稳定后,形成“水生植物-微生物-动物”食物链及食物网协同净化生态系统;水体中的微生物群分解有机物,原生动物滤食净化水质;进一步为螺、蚌、鱼、虾等水生动物提供觅食和栖息场所,有利于促进水生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,且维持水生生物的多样性(“清水稳态”)。

4、应用场景与技术适配

(1)典型排污口应急治理及水质提升

  在河湖(港渠)排污口面源污染治理中,“高效富氧装备”可针对水体中溶解氧不足的问题,对滞留水体进行快速增氧,防止富营养化,有效的改善排口水质指标。

(2)流域美丽河湖水生态系统恢复及长效管理

  流域河湖水体长期面临养殖尾水、初期雨水、地表径流等多种污染源因素影响,水质指标不达标或不稳定,存在“治标不治本”现象;除了各类污染源未能及时管控外,究其部分原因,河湖“水生态系统”尚未构建。通过“水下森林”技术,构建流域内河湖的水生生物结构与系统,并进行运维管理,恢复其长效自净功能。

技术协同:1+1>2的治理效能

  “高效富氧装备”与“水下森林”技术的协同,本质上是“主动增氧”与“自愈净化”的有机结合;前者通过技术手段快速提升水体活性,后者通过构建水生态系统,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,从而实现流域水系的生态环境长效稳定。两者联用可突破传统治理中“周期长、成本高”的瓶颈,为城乡水环境修复提供高效、低耗的科技解决方案。

 1、物理-生物耦合:高效富氧装备提供高溶氧环境,加速水体中微生物代谢速率,缩短净化周期。

 2、时空互补:高效富氧装备针对深层水体快速修复,“水下森林”则通过构建水生态系统实现长效净化,形成“点源治理+面源防控”立体网络。

 3、生态增值:水体修复后,生物多样性提升,鱼类、底栖动物回归,重建全流域健康的水生态系统。

 

客户见证:数据说话,效果可见

1、汶上县长乐湖项目:组合技术运行30天后,COD从120mg/L降至25mg/L,氨氮消除率超90%,成为区域生态修复标杆。

∆ 集装箱式—高效富氧装备

2、湖北省洪湖流域某市入湖入河排口:水质拟定实现从IV类达到Ⅲ类及以上。

∆ 流域水系排口治理及美丽河湖长效管理应用场景

  目前,中科宇清“高效富氧+水下森林”组合治理模式已在全国10余个省市的数百万平方米水体中成功应用,成效显著。我们致力于提供从“监测诊断、系统修复到长效运维”的一站式水生态管家服务,因地制宜定制治理路径,助力各地实现“水清、岸绿、鱼游”的美丽河湖愿景,推动流域生态走向可持续、自维持的健康发展之路!